更新时间:2017-12-07 13:32
学校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立项建设122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近几年,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200余项,2014年获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特等奖一项、2015年获四川省第二届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一项,并获创业基金奖励;学生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居全省高校前茅;近四年新生平均报到率连续达96%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95%以上,2005-2011年被评为“四川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更新时间:2017-12-06 15:52
建设有5个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2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1个省级“卓越计划”项目。学校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和二等奖两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4项。
更新时间:2017-10-17 16:49
学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2012年以来,学生参加国家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的人数大幅增加,获奖层次明显上升,共获得国家级竞赛奖139项、省级竞赛奖328项,其中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VEX机器人大赛、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竞赛的全国一等奖39项;近几年,学生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的数量显著增加,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
更新时间:2017-10-13 15:09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四川省初中师资训练班,后更名为内江师范专科学校、内江专科学校,1962年停办后,部分师资分流组建内江地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地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办学。1978年内江师范专科学校恢复重建,1992年更名为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江教育学院(含创立于1905年,1998年并入的内江艺体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内江师范学院。
更新时间:2017-09-26 13:47
学校有哪些专业及什么专业好?是目前炙手可热的问题,在每年高考之后,很多学生咨询关于哪些专业好的问题。其中哪些专业好就是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介绍西南交通大学开设有哪些专业的相关信息,方便广大学生了解。如果你有更多疑问,欢迎点击右侧的咨询栏与我们交流哦!西南交通大学以工见长,形成了工、理、文、生“四大学科群”,设有25个学院/系,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1家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个异地研究生院(青岛
更新时间:2017-09-26 10:14
学校有哪些专业及什么专业好?是目前炙手可热的问题,在每年高考之后,很多学生咨询关于哪些专业好的问题。其中哪些专业好就是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介绍攀枝花学院开设有哪些专业的相关信息,方便广大学生了解。如果你有更多疑问,欢迎点击右侧的咨询栏与我们交流哦!攀枝花学院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成立于2012年,学院秉承“阡陌交通,与道同行”的办院理念,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根本,坚持“立足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区域产业经济
更新时间:2017-09-25 10:26
学校有哪些专业及什么专业好?是目前炙手可热的问题,在每年高考之后,很多学生咨询关于哪些专业好的问题。其中哪些专业好就是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介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开设有哪些专业的相关信息,方便广大学生了解。如果你有更多疑问,欢迎点击右侧的咨询栏与我们交流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机械系紧跟国家建设制造强国战略和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时代要求,积极进行专业(专业方向)设置,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现开
更新时间:2017-09-22 09:53
学校有哪些专业及什么专业好?是目前炙手可热的问题,在每年高考之后,很多学生咨询关于哪些专业好的问题。其中哪些专业好就是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介绍四川理工学院开设有哪些专业的相关信息,方便广大学生了解。如果你有更多疑问,欢迎点击右侧的咨询栏与我们交流哦!四川理工学院有省级特色专业9个: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工程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四川省卓越
更新时间:2017-09-15 14:58
学校有哪些专业及什么专业好?是目前炙手可热的问题,在每年高考之后,很多学生咨询关于哪些专业好的问题。其中哪些专业好就是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介绍西南民族大学开设有哪些专业的相关信息,方便广大学生了解。如果你有更多疑问,欢迎点击右侧的咨询栏与我们交流哦!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囊括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农、医、艺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目前开设有化学(有机合成)、应用化学、环境科学、
更新时间:2017-08-17 17:01
川师幼师学院是四川省首批省级大学科技园,是西部地区唯一以文化创意为主要特色的大学科技园。现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实验室、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多元文化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四川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综合改革研究团队”、“四川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团队”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学校图书馆共有纸质图书367.4万册,电子图书146.6万册,中外文数据库58个。
更新时间:2017-07-13 16:32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学生3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15169人。学校生源质量连续多年稳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在90%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已为国家培养了70000余名各类高级专业人才,他们中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企业家、科学家、党政干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他们以良好的思想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享誉社会,为四川省基础教育、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更新时间:2017-07-12 16:25
学校以服务甘孜藏区和四川民族地区为己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学院建成四川民族地区的“一个基地”(四川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两个中心”(四川藏区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示范推广中心、康巴文化研究中心)。2009年至2015年, 学校先后建成省级特色专业点1个、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4项、省部级教改项目12项、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
更新时间:2017-07-12 16:14
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近两届,获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学校注重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近5年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68余项,其中国家级236项。近5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连续获评“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创新创业平台“菁蓉学院”2016年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
更新时间:2017-07-11 16:22
四川文理学院的初等教育系自成立以来,该系始终坚持以教学质量求生存,以教学改革求发展的办系宗旨,规范教务管理,倡导以人为本;重视专业建设,突出系科专业特色;紧跟社会前沿,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师范技能;采用“2+2”(平台加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一专多能”,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毕业生综合素质佳,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历年的就业率达95%以上。
更新时间:2017-07-10 15:58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师资雄厚,师生员工约4万人,其中博士和硕士生导师760余人;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达370多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2项。四川农业大学以“兴中华之农事”为己任,目前为止已培养各级各类毕业生10余万人,他们都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
更新时间:2017-07-10 15:48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60余名,其中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四川省“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学名师等各类专家近百人,聘请4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学校特聘教授。人文学院教师唐丹以总分全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吴昌东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
更新时间:2017-07-06 11:45
学校“以担当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担当社会责任的人才”的办学理念,实施德育内容系列化、职业化,通过管理、教育、引导、培训、养成五个环节,培养学生责任品德、感恩品德、仪礼品德的“三品两化五环节”德育模式。德育工作紧扣专业特点和职业行业要求,提炼、挖掘、设计德育职业化内容,常态化开展突出责任、感恩、仪礼主题的系列化活动,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为目标,以“三品”系列化活动为德育载体,通过心理辅导、思想引导、就业指导、培训、军训、早诵经典、晚习武术,以及一日生活规范、行为养成等环节,把德育教育固化为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