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
地址: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
分类:学前教育专业
人气:已有918人浏览
咸阳师范学院
更新日期:2018-10-24
所在地域:陕西 咸阳市
学校名称:咸阳师范学院
联 系 人:咸阳师范学院
联系电话:029-33720888
学校地址: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
不影响填写志愿,正式报名需到校
咸阳师范学院位于陕西咸阳,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普通省属本科院校。年轻而富有生机的教育科学学院注重更新理念,更是狠抓实践教学,凸现专业特色,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积极扩大社会影响。我们积极吸纳兄弟院系相近专业的学科优势,紧抓学校快速发展的宝贵机遇,聚人气,谋发展,各项工作如旭日初升,呈现出强有力的发展态势。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41篇,其中核心期刊212篇。
咸阳师范学院现设有16个二级学院、33个研究机构,有本科专业55个(师范类专业19个、非师范类专业36个),涵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经济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教育科学学院开办的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专业主要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管理、儿童文学等。
学校投档比例的确定分两种情况: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根据当地省级招办投档比例确定;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份,根据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计划和报考情况,投档比例不超过学校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的120%。录取时,学校将根据生源状况,在相应省际之间经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招办同意对招生计划做适量调整。
咸阳师范学院的学费收费标准:学校严格按陕西省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执行,具体标准如下:本科:文史类专业3500元/年,理工外语体育类专业4500元/年,旅游管理、地理科学专业4500元/年,艺术本科专业一类、二类分别为7000元/年、9000元/年;高职:一般专业5500元/年,艺术类专业7000元/年。
咸阳师范学院学生学业优秀奖学金评定资格:学习成绩平均分在本专业年级排名前15%,并且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在本专业年级排名前30%,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获得者不再参加评选。
咸阳师范学院有两个校区,渭城校区: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东段1号;秦都校区: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珠泉西路3号。
一、从火车站出发:地铁一号线到副13路,全程33公里,
1、在五路口站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10站到后卫寨站;
2、步行约380米,到达后卫寨地铁口站;
3、乘坐副13路,经过22站,到达迎宾大道;
4、步行约90米,到达咸阳师范学院。
二、西安市汉城路乘59路车至咸阳七厂十字转乘15、20路汽车至学校门口。
三、西安火车站乘39路(北线)至咸阳铁四局站下车,乘15路车到学校门口。
四、西安城西客运站乘坐到乾县、礼泉方向的客车至学校门口。
地址: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
分类:学前教育专业
地址: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
分类:小学教育专业
地址: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
分类:艺术教育专业
地址: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
分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地址: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
分类:幼师
咸阳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咸阳市北郊的文林路上。学院有教职工1100余人,专任教师690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24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职工507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国家级优秀人才4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等省级优秀人才8人。11-07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1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3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厅局级科研奖励86项;教职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270余篇,年均发表854篇,其中核心期刊696篇,被SCI、EI、SA等收录233篇。学校中国史(历史地理学)为省级优势学科,“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05-26
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丰富,现有纸质图书150万册,特色文献2187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于1986年创刊,曾获陕西省“高校社科优秀期刊”“优秀科技期刊奖”“编辑出版优秀奖” 和“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其中“秦汉文史研究”栏目连续获得陕西省和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奖。编辑出版《秦汉研究》刊物,对秦汉文化的研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05-26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1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3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厅局级科研奖励86项;教职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270余篇,年均发表854篇,其中核心期刊696篇,被SCI、EI、SA等收录233篇。学校中国史(历史地理学)为省级优势学科,“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05-26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1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32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项,厅局级科研奖励86项;教职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270余篇,年均发表854篇,其中核心期刊696篇,被SCI、EI、SA等收录233篇。学校中国史(历史地理学)为省级优势学科,“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05-26
建校近40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0万余名高级应用型人才,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骨干力量。当前,学校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南,全面落实“五个扎实”和“追赶超越”要求,聚焦学校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