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英语专业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崇文路4号
分类:英语教育专业
人气:已有1546人浏览
榆林学院
更新日期:2018-10-24
所在地域:陕西 榆林市
学校名称:榆林学院
联 系 人:榆林学院
联系电话:0912-3896141
学校地址:陕西省榆林市崇文路4号
不影响填写志愿,正式报名需到校
榆林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能源新都榆林市,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该院创建于1958年,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榆林学院。该院坚持“立足榆林,面向陕西,辐射周边”的服务面向定位,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陕甘宁蒙晋接壤区中心城市、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陕西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服务(一个中心、两个基地)。
学校招生专业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新闻学、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物理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石油工程、安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历史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音乐学、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舞蹈学等专业。
1、各省级招生机构如有特殊规定,同时执行各省级招生机构的特殊规定。
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录取原则与普通理工类专业相同。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照教育部和各省有关规定执行。
3、考生外语语种要求为英语。身体健康要求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新生入学后,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
榆林学院收费标准及说明:
根据国家规定,执行陕西省教育厅、财政厅、物价局有关文件规定的学费收费标准:本科:文史类3500元/人•年;体育、外语、理工类4500元/人•年;艺术类7000元/人•年;中外合作项目17000元/生•年(前三年),最后一年学费按英国胡弗汉顿大学标准收取。
高职(专科):理工类5500元/人•年。
住宿费1000(按1000元预存入建行卡,扣款以实际住宿标准为准)。
教材费1200元、代办费306元、公寓用品费570元。
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专业奖学金,勤工助学,社会资助,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形式并举的奖励资助体系。在新生入学报到时开通“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榆林学院的地址是: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崇文西路4号。
火车站和机场走榆林学院都没有公交,但是火车站离榆林学院很近的,打车就五块钱,两三分钟就到了。
机场的话,可以坐大巴,在广济大厦那一站下车,然后坐从东往西走的二路公交车,终点站就是榆林学院了。
火车站到榆林学院:
1、火车站坐公交6路车坐到‘三街国贸’站下车;
2、转公交2路车终点站榆林学院下。
榆林机场到榆林学院:
1、公交11路车到‘三街国贸’站下车;
2、再转2路,到终点站。
学院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学院有教职员工855人,其中有专任教师5柱状图75人,正高职称59人,副高职称10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在读博士40人,硕士以上学历323人。有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省级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硕士生导师13人,榆林市拔尖人才7人。11-07
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坚持人才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办学,内涵发展,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经过50多年的努力,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设施先进、人才荟萃、富有特色、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高校。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培养了5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遍及陕西及周边省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近三年,在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07-14
学校创建于1958年,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榆林学院。2013年6月,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决定推进榆林学院升格为榆林大学。2015年1月,陕西省教育厅和榆林市人民政府签订了省市共建协议,合力推进榆林大学建设。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为导向,坚持人才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办学,内涵发展,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经过50多年的努力,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设施先进、人才荟萃、富有特色、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高校。07-14
学校现占地64万平方米(960亩),校舍建筑面积47.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762.99万元,图书125.39万册,电子图书123.5万册。设置有化学与化工学院、能源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等15个院系(部),50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2930人,其中本科生11793人。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培养了5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遍及陕西及周边省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近三年,在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0%。07-14
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课题600余项,总经费6000多万元,获得省厅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0余项。设立了智慧农业技术研究中心、结构与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区域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红色文化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榆林廉政研究中心等2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现有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6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07-14
现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项目3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4个,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学院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16门。近年来,学校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