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
分类:中医学专业
人气:已有551人浏览
广州中医药大学卫生学校
更新日期:2018-09-27
所在地域:广东 广州市
学校名称:广州中医药大学
联 系 人:广州中医药大学
联系电话:020-39358233
学校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
不影响填写志愿,正式报名需到校
在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学校勇于担当,主动作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中医专家组组长的国医大师邓铁涛主张中医药早介入,广东也因此病死率全球最低,抢救成功率全球最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
认可,并被推广到全国。学校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参加了国家“523”防治疟疾项目,在临床上证实了青蒿素抗疟功效,为青蒿素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制的青蒿素复方抗疟药被确定为国际抗疟疾一线用药,其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校下设国际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深圳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健康学院等二级学院15个,开设本科专业18个。
招生专业有:中医学(九年制)、中医学(“5+3”一体化)下、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中医骨伤科临床方向)、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制药、护理学等等专业。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道德品行良好;
2、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须具有与中国内地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须具有与中国内地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自费兼读制报考年龄不限。
3、身体健康;
4、应是香港、澳门或台湾永久居民,具有永久身份证,台湾居民还须持有台胞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学生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标准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物价局有关文件执行。其中中医学(九年制)、中医学(“5+3”一体化)按本科、硕士、博士培养阶段的学费标准分段收费:
学费标准:
高水平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所涉及学科专业的学费标准:7660元/生·学年;
非高水平建设学科专业学费标准:医学类6960元/生·学年;理工外语体育类6230元/生·学年;文科类5510元/生·学年;大专(其他类)6410元/生·学年。
学校建立了“培育、奖励、助学”完善的奖助保障体系,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奖学金、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邓铁涛非医攻博专项研究生奖学金、一方优秀研究生奖学金、靳三针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学金、台湾校友研究生奖助学金,周密、昆禾、香港校友研究生励志奖学金、杏林研究生创新奖学金、尖峰中药研究生奖学金、美丽华励志研究生奖助学金、华佗研究生奖学金、通圣研究生奖助学金、北京固生堂名中医传承栽培奖学金、优秀毕业研究生奖学金等奖学金。
学校乘车路线:
1.从平洲总站坐275路(广州三汽)(不支持月票)(坐5站)到白鹤洞站转乘181路(坐19站)到中医学院站2下,走约100米到广州中医药大学。
2.从平洲总站坐275路(广州三汽)(不支持月票)(坐3站)到包装材料厂站转乘525路(坐1站)、285路(坐3站)到西塱站下,过马路往左走到地铁西朗总站A出入口转乘地铁一号线(坐8站)到地铁公园前站转乘地铁二号线(坐4站)到地铁三元里站A1出入口下,走约840米(乘坐出租车(8.00元/0.8公里))到广州中医药大学。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
分类:中医学专业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
分类:康复治疗专业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
分类:卫校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
分类:制药工程专业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
分类:卫校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
分类:临床医学专业
广州中医药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和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及中国中医药师培训基地之一,为中国首批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拥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均为优秀。本文将重点阐述下广州中医药大学排名的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学校名11-06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针灸研究所)的前身是针灸推拿学院。早在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创办之际,针灸教研组成立,1973年成立针灸教研室,1984年成立针灸系和针灸研究所(系所合一)。1999 年4月15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更名为针灸推拿学院。2013年经学校批准,更名为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并成立针灸推拿学系和康复医学系。01-17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藏医史文物5000余件,中药标本2400多种1万多瓶(份),室外药圃栽种中草药2200多种。现开辟有医史展区、中药展区、大型液浸标本展区等室内展区和科普互动区;室外除“药王山”、“时珍山”等中草药种植园区外,还有岭南名医壁、医圣张仲景雕塑等景点。2002 年、2008 年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均为“优秀”,2012 年 12 月学校中医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认证。01-17
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累积馆藏纸本资源总量达147万册,外文书刊41490册,中文期刊1361种,外文期刊13种,学位论文31168册,随书光盘33050片。电子图书180万册,电子学位论文199万种,名师讲坛视频资源5300集,系列数据库30余种90余个子库,其中与生物医学相关的数据库28种,含全文型数据库15种,文摘型数据库7种,事实型数据库3种,综合类数据库11种,医药类数据库17种,中文数据库18种,外文数据库共有13种。01-16
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东平远鸿运南药种植有限公司、广东恒诚制药有限公司、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一片天医药集团、海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山市中南烛业有限公司、中山市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一力集团有限公司、潮州市光宇生物有限公司、清远市新康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广东济公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江门市禾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和记埔中药有限公司、广东二天堂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基地,互派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实行优势互补,开创产学研结合和中医药国际化新局面。01-16
广州中医药大学近5年主持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多项,学校承担科研项目数2069多项,纵向科研总经费3.5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76项,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3项(含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5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79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