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四川省彝文学校招生录取分数线
2017年四川省彝文学校招生计划会在每年的5月底至6月中旬公布,2017年四川省彝文学校招生分数线包括四川省彝文学校在全国31省市在2017年的招生分数线、分省编制等内容,是准备报考四川省彝文学校的考生和家长们的重点参考资料,100招生网第一时间整理发布四川省彝文学校2017年招生分数线,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中文名称:四川省彝文学校
邮编:615000
学校招生代码:初中中专(71001)
地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西昌北街老统部巷28号
四川省彝文学校四川省分数线:
年份 | 学校名称 | 分数线 |
---|---|---|
2017 | 四川省彝文学校 | 375 |
四川省彝文学校2017年的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请参照2016年的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具体分数线请以四川省彝文学校官网公布为准。
02.四川省彝文学校招生要求
1、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对2017年招生工作进行解释。
2、学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实行远程网上录取。
3、我院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不超过105%。
4、对于进档考生,根据考生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专业志愿择优录取。艺体类专业在文化考试和专业考试双上线的前提下,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03.四川省彝文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623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27人,具有硕博士学历学位教师160人。学校幼师办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优雅的教书育人环境、浓郁的艺术氛围和完善的教育教学条件,教学设施齐备,建有专门的艺术教学楼,风琴室、钢琴室、电子钢琴室、高档次的舞蹈教室等一应俱全。
本文移动端访问网址:http://mip.100zhaosheng.com/dazhuan/show-3125.html
四川省彝文学校相关动态
-
四川省彝文学校2018年四川大专学校排名解读
四川省彝文学校以“市场为导向,师范为依托,双语为特色”作为办学目标,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宽基础、重素质、广就业”为办学理念。选择彝文学校就业有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四川省彝文学校2018年的排名信息,供大家参考。说明:排名数据来自各院校在100招生网网友关注度数据,榜单仅为参考,实际办学实力以院校公布为准。 学校名称年份四川四川省彝文学校2018
-
四川省彝文学校招生老师QQ及电话
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是由1950年4月创办的西昌军事委员会民族干部训练班(1951年4月正式成立西康省西昌专区民族干部学校),1951年4月创办的四川省乐山专区民族干部学校(1960年3月迁美姑县甲谷区,更名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干部文化学校),1954年3月创办的中共凉山工委民族干部学校(1960年2月更名为更名为凉山州财贸干部学校)几经演变合并而成。
-
四川省彝文学校宿舍条件及图片
学校占地面积较大,学校是由1950年4月创办的西昌军事委员会民族干部训练班(1951年4月正式成立西康省西昌专区民族干部学校),1951年4月创办的四川省乐山专区民族干部学校(1960年3月迁美姑县甲谷区,更名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干部文化学校),1954年3月创办的中共凉山工委民族干部学校(1960年2月更名为更名为凉山州财贸干部学校)几经演变合并而成。
-
四川省彝文学校地址在哪里?
学校创办时间是1985年,学校坐落在中国航天城—西昌市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教风学风优良,教学设施完善,校园文化丰富,是莘莘学子学习成长的理想场所。学校具有较完备的现代化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与设备,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成才奠定了扎实的师资基础。
-
四川省彝文学校2018招生办电话及联系方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1978年撤销西昌地区建制并入凉山后,1979年5月24日,凉山州委同意原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与西昌地区民族干部学校合并,合并后单位名称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干部学校。1985年10月成立四川省彝文学校后,与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模式。受四川省民委和凉山州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四川省彝文学校主要职责是中专学历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凉山州民族干部学校负责对全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乡、镇基层干部,开展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和工作业务技能的培训。
-
四川省彝文学校2018招生简章及计划
学校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品牌彝汉双语专业,建校3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众多优秀毕业生。学校办学成果赢得了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树立起了过硬的教育教学品牌,在四川及周边省市民族地区享有盛誉。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四川省计算机等级考点学校、四川省英语等级考点学校,被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教学管理工作成绩显著”学校称号,成为一所民族教育窗口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