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基本信息
- 学制:3年
- 学费:3600元/年
- 别名:助产
- 所属学校: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
- 所属地区:安徽
- 文凭层次:中专
- 就业率:91%
- 起薪:3045元/月
- 关注度:905
- 浏览人气:905
02.专业简介
助产专业主要进行产前检查、正常接生、产后处理、新生儿处理的操作能力。需要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各室配有显微镜200台、多功能听诊触诊仪24台、仿真护理人20个、心肺复苏模拟人2个,以及X光机、电动洗胃机、电动人流吸引器、四道生理仪等。
03.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语文、英语、医用化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
专业基础课: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药物学基础、病理学基础、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健康评估、护理礼仪、遗传与优生
专业课: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学护理、产科学护理、儿科护理、基础护理学、心理与精神护理、护理管理
04.招生要求
1、体检要求:按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各专业均不招收色盲、色弱的考生。
2、肝功能异常者不要报考医学类专业。
3、行路步态跛行,着装后脊柱侧弯。驼背;面部有较大面积(3×3厘米)疤痕、血管瘤或白癜风、黑色素痣等不能报考。
05.培养目标
助产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疗和妇幼保健等机构,培养从事临床助产和母婴护理保健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助产与护理操作技能,能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护理、母婴保健等工作。
06.就业方向
助产专业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助产、护理、母婴保健等工作。该专业前景看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妇女保健服务人才规格需求也不断提高,每4000人口需要1名助产士;人性化全程陪伴分娩,要求大批高素质的助产士。
07.助产专业小知识
几大运动,促进胎儿及早入盆
1.小马步:手扶桌沿,双脚平稳站立,慢慢弯曲膝盖,骨盆下移,两腿膝盖自然分开直到完全曲屈。接着,慢慢站起,用脚力往上蹬,直到双腿及骨盆皆竖立为止,重复数次。
2.划腿运动:手扶椅背,右腿固定,左腿划圈,做毕还原,换腿继续做,早晚各做5—6次。
3.腰部运动:手扶椅背,缓缓吸气,同时手臂用力,脚尖踮起,腰部挺直,使下腹部紧靠椅背,然后慢慢呼气,手臂放松,脚还原,早晚各做5—6次。
下一篇: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康复技术专业
上一篇: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护理专业
本文移动端访问网址:http://mip.100zhaosheng.com/major/show-3423.html
安徽地区还有哪些学校开设有助产专业
安徽地区助产专业专业招生,招生简章,学费及招生计划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助产专业
学制:3年学费:3900元/年
助产专业学生需要具有观察和规范地处理正常分娩、正常产褥、新生儿护理及健康指导的能力,能配合医生进行妊娠诊断、产前检查,具有对难产及产科急、危、重症病人初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学院以对接医药卫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助产专业
学制:3年学费:3900元/年
助产专业学生需要具有观察和规范地处理正常分娩、正常产褥、新生儿护理及健康指导的能力,能配合医生进行妊娠诊断、产前检查,具有对难产及产科急、危、重症病人初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学院以对接医药卫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助产专业
学制:3年学费:3900元/年
助产专业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助产与护理操作技能,能够在各级
-
淮南联合大学助产专业
学制:3年学费:3900元/年
助产专业始建于2011年9月,为淮南联合大学特色专业,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19名,配有先进模拟仪器的助产技能实训室和10个校外实践基地;能满足学生校内学习、培训和校外实
-
安徽红十字会卫生学校助产专业
学制:3年学费:2500元/年
助产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基层医疗保健单位,随着妇女儿童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个专业的人才也需求量比较大,安徽红十字会卫生学校办学20多年来也培养了一批助产和卫生保健专业人才,在主办助产专业教学过
-
庐州科技卫生学校助产专业
学制:3年学费:0元/年
助产(aids to delivery)指的是为使胎儿顺利娩出母体产道,于产前和产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照顾好产妇,认真观察产程,并指导其正确配合产程进展以及接生(接产)助产专业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培养德、智、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