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6-06 09:28
东营职业学院是培养大众型、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学院。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院的办学思路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规模求效益,以特色树形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更新时间:2017-06-06 09:26
学院利用曲阜市人民政府和台资助学的优势,先后与美国加州科技商业大学、密苏里南方大学、匹斯堡大学、日本青森大学、培德大学、韩国加耶大学、台湾远东科技大学等建立校际关系,不但是学术交流、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互为培养国际型人才的重要阵地。2002年4月,学校与韩国加耶大学签订了师生交流协议,每年选派免费、半费或全额学费的学生赴韩国加耶大学留学,学习期满考核合格,加耶大学颁发本科毕业证,授予学士学位。学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也以国际同类学校为参照,力争实现与国际的接轨。
更新时间:2017-06-06 09:31
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有合作企业451家,校企共建二级学院1个、专业12个、企业冠名班33个。拥有校内实践基地120个(其中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9个),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19个,职业技能鉴定站19个,校外主要实习实训基地431个。学校与企业在二级学院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基地、招生、就业、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科技研发等十个方面开展重点合作,搭建起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更新时间:2017-06-06 09:35
多年来,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胜利石油管理局国家大型石油石化生产基地的资金、行业优势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重要基地的师资力量、学术研究、学科专业及教学管理优势,坚持科学定位、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以发展为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努力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学院的办学规模稳步扩大,人才质量明显提高,社会声誉快速提升,学院综合实力和服务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
更新时间:2017-06-06 09:38
学院现有高职专业28个、五年一贯制专业5个,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市级特色专业4个。学院拥有一支以国家、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为骨干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55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101人,省、市首席技师3人,“双师型”教师169人,校外兼职教师93人。拥有省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20余人,振兴沂蒙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国家、省、市级劳动模范3人。
更新时间:2017-06-06 09:49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风景秀丽的千佛山下,同时2002年在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日照市,建立了新校区。2007年9月,山东体育学院正式开工建设济南新校区,总占地近1400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2009年9月,济南新校区投入使用。济南新校区的正式使用,标志着山东体育学院教学、科研、训练、康复一体化硬件设施建设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开创山东省体育部门和山东体育学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为创办山东体育大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更新时间:2017-06-06 09:56
学院位于济南市东部大学城,占地656.1亩,校舍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拥有专任教师41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134人,各类在校生12000余人;设有机械学院、信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与外国语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1个基础教学部和1个实践教学部。开设了数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80余个专业,拥有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资料60.1万册、电子图书40万册,学院资产总值近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660 万元。
更新时间:2017-06-06 10:06
学院先后被有关部门评为“全国民办高等学校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民办高校”、“中国最具影响力民办高校”、“全国卫生产业先进单位”、“全国进城务工青年技能培训先进单位”、“全国诚信示范院校”等称号。建校33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领导及海内外各界朋友的关怀支持下,学院已培养毕业生20余万人,遍及海内外,以其既会中医又会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之优势打造高就业率,深受家长及用人单位欢迎。学院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余人,专兼职教师近千名,拥有泰安、济南市市中区、槐荫区三大校区。
更新时间:2017-06-06 09:54
学校坚持以师资队伍为发展关键、管理队伍为发展基础,走人才强校之路,实施名师化、双师化、硕士化“三化”人才工程。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37人,其学校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均是山东省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知名专家,其中6人曾担任知名高校的校级领导。院长盛振文教授是山东省政协常委、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更新时间:2017-06-06 10:09
学校本科基本教学师资由山东师范大学选派和聘请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知名高校的100多名兼职教授组成。学校现有教职工422人,其中专任教师331人,教授23人,副教授16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48人,形成了一支素质精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和精干高效、严谨规范的管理队伍,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其中长江学者2名、泰山学者1名,让历山学子享受到一流师资教育,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17-06-06 10:11
为满足各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学院加大基础教学设施投入,藏书58万册(另有电子图书35万册),现有各类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为3470万元,建有多功能的现代化实验中心,各类专业实验室56个,有品牌计算机1400台、多媒体教室28个和数字语音教室共5626座、能满足各学科各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需要,各专业实验课开出率均达到90%以上。为了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学院还开展了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先后与德国牙科技术协会和韩国庆北大学达成了联合办学协议,有效利用国外教育理念与教育资源,培养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拓
更新时间:2017-06-06 10:14
学校拥有高标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占地面积1640余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逾1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建有实验实训楼8座,大型实训中心12个,可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习实训条件。学前教育实训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全省幼儿骨干教师培养基地,学前教育研究院是 “全国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物流实训中心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8个物流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老年服务与管理学院是省民政厅批准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山东英才学院——福田雷沃”机械加工实训
更新时间:2017-06-06 10:16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教育学院近年来,学院先后选派近百名教师到名牌大学进修学习;分别有多名骨 干教师到德国进修深造。同时,不断选送年轻教师到重点高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聘请外籍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及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的占30%以上,形成了多专多能型师资队伍。2006年12月,我院通过省教育厅专家团评估,2007年3月,鲁教外字(2007)5号文件正式批准我院中外合作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办学项目。
更新时间:2017-06-06 10:26
学院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组织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形成了良好的信息反馈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树立学院声誉。学院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开展订单式培养。先后与省内和当地知名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书,同时加入了中国南方、上海等人才市场,与广州、上海、苏州和省内100余家高新企业和卫生医疗单位签订就业安置协议,五年制大专、中专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更新时间:2017-06-06 10:33
学院“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按照“立足济南、服务社会、提升内涵、加快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特色立校、服务强校、合作兴校”的办学方针,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动力,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为抓手,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平台,以双师素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带动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更新时间:2017-06-06 10:35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是1979成立的兖州矿区职工大学和济宁广播电视大学,合并称为济宁大学,后因学校改革于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为全日制国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0年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后,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开办了远程学历教育—网上人大。开设了金融、会计、国际贸易、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在院学生393人。已有113人领取了毕业证书,本科毕业生有22人取得了中国人民大学学士学位。被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为鲁西南唯一一处远程教学服务站。
更新时间:2017-06-06 10:38
学院秉承“做精做实,创业创造”的校训精神,坚持“先于企业、高于企业、严于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为了学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为办学宗旨,坚持“国际化、集团化、特色化”的办学方向,深化“校政行企军”多元协同发展的办学机制,以培养“专长突出,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创新“SQC”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一项专长(S)、两种素质(Q)、三种能力(C)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建设以课程、活动、文化、网络和职场五个平台为主线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凸显“严谨博爱,务实创新”的育人特色,保证了教
更新时间:2017-06-06 10:40
学校现设贾思勰农学院、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士官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开设32个本科专业,41个专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文学、理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8个学科,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农学为特色,化工与环境、机械与计算机为优势,工学、农学、理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更新时间:2017-06-06 08:55
学院建有“全国高职土建类师资培训基地”等20余个培训基地,“Internet/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等国培、省培项目13个,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站点30余个,年完成社会培训3万余人次;与英国安格斯学院、韩国东明大学校、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10余所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师生交流、学术科研等合作。学院发扬“顽强拼搏、团结协作、追求卓越、扎实工作”的学院精神,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办学声誉。
更新时间:2017-06-06 08:53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创办于2002年,学院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严格教学管理,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聊大名师为主,同时聘请社会政要及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行案例教学,以典型案例为引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确保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可以共享聊城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实验设备﹑图书资料﹑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等。根据教学需要,学院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42个。